教育在经历了粉笔时代、白板时代之后,终于迎来了电子时代。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作为信息载体的智能硬件产品获得了巨大发展。
据统计,2015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就超过300亿。目前,智能答题卡、电子白板、平板电脑和智能3D打印机等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产品被应用于校园场景,教育信息化对智能硬件的应用越来越走向多元化、综合化,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多条产品线,建立起教育场景下的综合化的智能生态体系。
教学互动性增强是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以三星推出的某款电子白板为例,可支持与各种移动设备互联,取代投影仪和普通白板,同时可与学生的平板电脑互联,学生可在授课过程中提出或回答问题,直接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
然而,这类教育智能硬件对于普通学校来说,成本未免太高,不一定每个学生都配备有平板电脑。
市面上学生平板价格高企
纵观全国的经济水平分布和教育现状,功能和价格都能接地气的产品才能走得更远。以天波教育推出的智能答题卡为例,具有课堂互动和教学数据收集功能,除了没有普通平板的酷炫游戏和高清屏幕(一定程度可以防止学生沉迷娱乐功能),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互联网公司做产品,首先考虑的是线上渠道,但教育产品和手机不一样,它不是大众消费品。想要推广,还需准备一家一家学校地去谈,以赞助学生奖品奖学金的形式,把产品和奖学金免费提供给学校。这样产品就能迅速在学生和学校中打出知名度,从而打开市场,然后再从京东、淘宝店这样的线上渠道供货。”
不过,硬件成本本身就高,为学校免费提供产品和奖学金又是不小的支出,许多教育智能硬件企业考虑的是找合作伙伴融资。
要进入K12学校的大门,并没有那么简单
教育市场按照用户需求方面可以分为:母婴、学前、中小学、大学&研究生、留学(低龄化趋势)、职业技能(IT培训、商科培训)、职业考试、成人外语、少儿外语、兴趣&素质、综合。
主要商业模式方面主要分为五类:B2B、B2C、C2C、C2B(由用户的需求去驱动企业、教育行业内还没用太多产生)、B2B2C。
中央电教馆网络部主任杨非在讨论To B市场如何破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B”,现在,针对服务K12阶段公立学校的资源和产品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下属的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采购和配备,因此目前供应公立学校资源和产品的供应商,多数不需要跟学校和教师等使用者直接接触,而是需要线下一个一个区域的营销,成为当地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资源和应用供应商。
现在随着有关机制的创新和陆续出台,要求逐步把之前的“B”变成 “C”,也就是让学校、老师和学生自主选择资源和产品。以前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做的工作先是买断产品,然后组织开展服务,而现在教育新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搭建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导航和超市,请资源和产品提供商开展服务,由学校、老师和学生自主选择资源和产品,政府根据使用量后支付购买服务。
有关专家表示,教育信息化需要的不仅是智能设备,更是一个智能平台。
从发展态势来看,公共服务平台也可能由企业来运营,政府购买平台服务,几家大的公司也在圈地,之后的情况可能是To B的教育资源和产品公司直接面向做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的公司进行推广,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评估、准入、监督。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持续推进,在未来必将催生出更多合作、更为紧密的智能生态系统,也会为全产品线企业带来新的巨大商机。